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鲁迅的“呐喊”,新文化的序幕)
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当时《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来向鲁迅约稿。鲁迅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新世纪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鲁迅受到极大鼓舞。鲁迅相信只要“大嚷”起来,就有“希望”唤醒“熟睡”的人们,就有毁坏那关着“熟睡”人们的黑暗的“铁房子”的希望。
于是鲁迅开始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并将1918年至1922年创作的15篇小说辑成《呐喊》。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早时是想学得医术,然后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所误的病人。后来在医院学看到一幅画片改变了他的想法,那是一个体格健壮的中国人,却神情麻木,正要被日军砍头示众。
于是便发出了引文中的感慨,要救人需先救其精神。精神愚弱,体格健全也只能任人摆布,随人宰割。精神是引领人生航向的灯塔,灯塔如若不够明亮,航程便必然波折,甚至迷失。而后鲁迅便投身于文艺,寄希望于唤醒国民的思想。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是钱玄同找鲁迅为《新青年》约稿时的对话,正是鲁迅内心无比孤独和苦闷之时。想为国家贡献力量,却又无事可做,整日在院子里抄写古碑。
鲁迅是对这个麻木不仁的社会和愚昧的国民痛心失望的,作为少数清醒的人,看到当前社会的希望暗淡渺茫。躲在院子里抄碑多年的鲁迅,热血多少被无情的现实给冷却。而钱玄同的斗志如同正午的太阳,重新燃起鲁迅的激情,让鲁迅开始呐喊。
这段对话引发了许多人的探讨争论,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但正像鲁迅所说:“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我也认为希望存之于将来,当下即使再黑暗绝望,也不能否定未来之希望。
这篇自序讲述了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以及为何出版《呐喊》小说集的缘由。我会继续阅读本小说集,并和大家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