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好的意思(《论语》:知之、好之、乐之)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杨伯峻】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李泽厚】孔子说:“知道它的,不如喜欢它的;喜欢它的,不如快乐于它的。”
【钱 穆】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好它。喜好它,不如从心里悦乐它。”
【夜辰心得】
知之,好之,乐之,这三个境界大概能懂得。那么,这里的之是什么呢?钱穆先生说,之有两解,一是学,二是道。我理解,学是方法,知道学习、爱好学习、乐于学习,这是学习的三个境界;道是目的,知道道的存在、热烈追求道的存在、证得道的存在,这是实践的三个境界。其实,学与道,都是一回事。
《朱注》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举个例子,以前上学学过《论语》,这叫知之;现在坚持不懈的逐篇学习《论语》,这叫好之;学了哪句以后实践一下,感到真是那么回事,心里无比喜悦,这叫乐之。
《雪公讲要》引包注:“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这是知之与好之的区别。理解了这个,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时间,有的人是学霸,有的人是学渣。好之的人,坚定笃实。好之,其实是个努力的过程,就好像吃饭一样,它只是大口大口地吃,至于消化没消化不知道。乐之,这就显而易见,它是消化吸收了,感受到了食物转化的能量,吃饱有劲了、精神了。这是乐之的喜悦状态。
知之,好之,乐之,我朦朦胧胧地觉得不只限于学习,如果用道来套的话,这也是人生的三种状态。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可每个人却有不同的时代体验和人生境遇。有的人,一生稀里糊涂地活着,看似知道了人生的大概程序,上学、工作、退休,单身、娶妻、生子,从生到死因袭着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而活,这是知之。有的人,活着活着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反思人生的价值所在,跳出旧的习气与因循,有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一生为之努力奋斗,这是好之。有的人,探索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窥见到宇宙法则和自然规律,在体验人生无常中感受着人生极乐,时时处处于当下中享受愉悦般的宁静,这是乐之。
知之,浅;好之,笃;乐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