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讲的什么故事(解读《越人歌》到底写的是什么)
《越人歌》汉译版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说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中国春秋时代一位越族船夫对楚国王子所唱的歌,载于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一书(卷十一《善说》)。
这首《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翻译自古越语。
《越人歌》古越语音译版:
滥兮抃草滥予,
昌枑泽予昌州州,
鍖州焉乎秦胥胥,
缦予乎昭,
澶秦踰渗,
惿随河湖。

由于是古越人语所写的,我们现代人自然是看不懂的,而且这是用当时的汉语音译的,而2000多年间汉语的音系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以南居住的是古越人——于越、勾吴、扬越的居住均是古越人。
后世于越灭勾吴,楚灭越,三国东吴逐山越,古越人一部分融于南下的汉人之中,一部分再向西向南迁徒,成为了侗、壮、布依、傣、仡佬、仫佬、毛南、京(越)等少数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分布

百越分布
《越人歌》解读
所以我们重新用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再来解读一下《越人歌》到底写了什么。
我们用北京师范大学周流溪教授的方案:
原文 | 滥 | 兮 | 抃 | 草 | 滥 | 予 |
上古汉语拟音 | *gram | *hne | *pen | *tlou | *gram | *hla |
少数民族类似读音 | 壮ham6,傣xam6 | 壮nei4、bi4 | 三亚pan?11 | 仡佬t’au44 | 壮ham6,傣xam6 | 布依law2,泰nai1 |
释义 | 夕、晚 | 迩(这) | 秉、把 | 舟 | 晚 | 何、哪 |
成句释义 | 今晚在河里撑船,这是什么好日子? | |||||
汉译诗文 | 今夕何夕兮,搴洲(舟)中流 |
原文 | 昌 | 枑 | 泽 | 予 | 昌 | 州 | 州 |
上古汉语拟音 | *tjaŋ | *gaɣ | *drag | *hla | *tjaŋ | *tjou | *tjou |
少数民族类似读音 | 侗taŋ6 | (楚kai) | 壮dik7,拉珈lak8 | Law2 | Taŋ6 | 侗ɕau2,仫佬tau2 | 侗ɕau2 |
释义 | 同(共) | 舸(船) | 隻(个) | 哪 | 同(和) | (你们) | 首、主、头 |
成句释义 | 和哪一位同船?和王子你们(即“你们王子”古越语语序不同) | ||||||
汉译诗文 |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
原文 | 鍖 | 州 | 焉 | 乎 | 秦 | 胥胥 |
上古汉语拟音 | *kam | *tjou | *ɦran | *hlo | *dzən | *s-rak,*sa |
少数民族类似读音 | 壮ka:m2 | ɕau2 | (毛南?Jan5) | 壮ɣo4 | 侗t̪in1,傣ts’an1 | 侗e1,se2 |
释义 | 含(受) | 主 | 衍(美) | (赏识) | 朕(我) | 羞 |
成句释义 | 承蒙大人美意赏识见爱,我无比羞愧 | |||||
汉译诗文 |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
原文 | 缦 | 予 | 乎 | 昭 |
上古汉语拟音 | *man | *hla | *hlo | *tjau |
少数民族类似读音 | 侗mən6 | 傣hw1 | 壮ɣo4 | 侗ɕau2 |
释义 | 望(想) | 何 | (认识) | 首(王) |
成句释义 | 我多么希望认识王子,[今天终于认识了] | |||
汉译诗文 |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
原文 | 澶 | 秦 | 踰 | 渗 |
上古汉语拟音 | *dan | *dzən | *lo | *sau |
少数民族类似读音 | 侗t̪ən2 | 临高 ?dun3,仡佬tin53 | 京lo | 壮、布依sa:u4 |
释义 | 山 | 榛 | 芦、竹 | 筱(竿) |
成句释义 | 山上[有]树丛,竹木[有]枝梢 | |||
汉译诗文 | 山有木兮,木有枝 |
原文 | 惿 | 随 | 河 | 湖 |
上古汉语拟音 | *de | *zai | *ɦai | *ga |
少数民族类似读音 | (吴越de) | 侗sai3,泰tsai1 | 仫佬həi2,毛南ɦe2 | 泰grai6,毛南gai1 |
释义 | 谛 | 肠(心肠) | 我 | 嬳、爱 |
成句释义 | 您知道吗?我心里对您非常敬慕眷恋 | |||
汉译诗文 | 心说君兮,君不知 |
拓展
古越语可能含有侗台语成分,与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国泰语、越南京语、缅甸掸语等共同祖语接近。
以古越语为底层的现代吴语还存有此特征:
一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闹热,菜咸,笋干,饭焦,豆腐软,鱼生,江蟹生,菜头生,楼阁,酒汗,针金,板砧,膀蹄,头衔,鞋套,墙围,鞋拖(拖鞋)”。
二是副词后置于动词,如“吃添、走好”等。
三是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红显、苦倒”等。

侗壮语在中南半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