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于谦怎么死的 于谦为什么会被冤杀?

更新时间:2024-12-29 09:50:04

关于于谦的死,《明史·于谦传》只用了四个字来记载,那就是:“天下冤之”。说明在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于谦是冤枉的,可为什么朱祁镇还要冤杀于谦?

景泰八年,明朝发生了除“靖难之役”之外的另一次政变——“夺门之变”。

这一次政变的发起者是朱祁镇,他为什么要发起夺门之变的?因为自从他“北狩”归来,就一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那种生活简直是生不如死。

虽然没有对他用刑,但是却在生活方面步步紧逼。他在南宫,夏天能够乘凉的就只有树,可是朱祁钰直接将树给他全部砍掉。

由于囚禁的原因,他不能够随意出入,生活用品自然要靠朱祁钰保障,而朱祁钰今天少个盆,明天少个碗,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让他好过。

最主要的是,朱祁钰原本与他的母亲孙太后有过约定,那就是不能够废掉他的儿子朱见深。

但是朱祁钰却出尔反尔,在景泰三年,仗着自己是皇帝,违背之前的约定,将朱见深废掉,立他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不过可惜的是,他的儿子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要知道,他仅有这么一个儿子。

按道理来说,他没有儿子,应当复立朱见深为太子。

要知道,朱瞻基只生了朱祁镇、朱祁钰两个儿子,朱见深是朱祁钰这一脉最亲近的皇室成员。

但是朱祁钰却死活不肯复立朱见深为太子,这件事情一直拖到景泰八年发生夺门之变,还没有定数。

对于朱祁钰这个好弟弟,朱祁镇算是彻底的心寒,要不然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发动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成功,朱祁镇首先要清算的当然是朱祁钰,是朱祁钰造成了他长达八年的悲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首先清算的人不是朱祁钰,是于谦。

要知道,当年是朱祁镇亲手促成“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明朝的主力军北京三大营全军覆没,是于谦危机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主导“北京保卫战”,才保住明朝的江山。

更何况,朱祁镇能够重新回到明朝,于谦是有大功的。要不是于谦那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定住朱祁钰担心朱祁镇回来会跟他抢皇位的心思,说不定朱祁镇一辈子也回不来。

于谦对明朝有续命之功,对朱祁镇有迎回之功,但为什么他却偏偏对于谦下手呢?

其实一开始他也不想对于谦下手,还说了一句:“于谦是有功的”。

但是却因为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的陷害,才导致了于谦死于非命,不过,他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夺门之变是一场政变不错,但是这场政变却分为对与错两个阵营,如果朱祁镇不杀于谦的话,那么他就是错的那一方。

杀了于谦,那么他就是对的那一方。为什么呢?因为于谦主张迎立外藩,打算以一人之力挑战明朝皇室的权威。

更何况,他与朱祁钰可以用君臣同心来形容。当年的北京保卫战,正是因为朱祁钰的鼎力支持,他才可以完成这一壮举。

在这之后,朱祁钰当然要对他大肆封赏,不过封赏的东西大部分他都退了回去,包括官职。

北京保卫战之前,他是兵部尚书,北京保卫战之后,他依然是兵部尚书。

得到的只有一座房子以及家具(他太过于清廉,买不起家具),还有一件蟒袍,一支宝剑。

一位臣子最令人羡慕的不是皇帝赏赐他什么,而是他能够得到皇帝时不时的单独召见,于谦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朱祁钰有什么国家大事,第一个召见的就是他。

有一次他正在值班,朱祁钰从太监的口中得知他患上了痰病,当即就撸起袖子跑到景山上砍竹子榨汁给他喝。

注意,整个过程都是朱祁钰本人亲自完成。

于谦与朱祁钰亲近是事实,但是迎立外藩却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想象出来的。

而迎立外藩才是于谦的真正致死因。因为他迎立外藩,触碰到了明朝皇位传承,朱祁镇为了保护皇位的传承,只能将他杀掉。

因此,朱祁镇是正义的,于谦与朱祁钰是邪恶的。

“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明史·徐有贞传》

值得一提的是,迎立外藩的确存在,但是主张的人并不是于谦,而是王文。

相反,在夺门之变的前一天,于谦还与内阁成员拟定了一份复立朱见深的奏折,准备一上朝就递上去,只不过由于夺门之变的发生,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为什么要与诬陷于谦呢?难不成是因为于谦与他们有仇?对,是于谦与他们有仇,不过结仇的过程都有点奇葩。

于谦是怎么得罪徐有贞的呢?于谦得罪徐有贞是因为当年于谦主张坚守,而徐有贞主张南迁。后来事实证明于谦是对的,主张南迁的他也就成了人人嘲笑的胆小鬼。

于谦得罪石亨则是因为太过于大公无私。于谦作为北京保卫战第一功臣,但是却没有到爵位,而石亨得到了,心里相当过意不去。

因此,在朝廷上,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官,但是却遭到了于谦的强烈抨击。推荐你的儿子,你还不乐意,反倒要治我的罪,梁子算是结下。

“德胜之捷,亨功不加谦而得世侯,内愧,乃疏荐谦子冕。诏赴京师,辞,不允。”——《明史·于谦传》

于谦并没有得罪曹吉祥,毕竟一个是文官,一个是太监,就算想得罪,也没有地方去得罪。

那为什么他也参与进了诬陷于谦一事当中呢?因为妒忌,要不然怎么说太监没一个是好东西。

其实他们三个诬陷于谦的手法很是低级,只要朱祁镇认真,那么他们一定诬陷不了于谦。

因为如果于谦要迎立外藩,那就一定要动用皇宫里的金符。因为明朝规定,没有皇帝的命令,藩王不允许私自进京。

但当时的情况是,金符还在皇宫当中,况且于谦迎立的这个外藩是朱祁镇的叔叔襄王。

如果有这件事的话,襄王应当是知道的,但是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于谦要迎立他。直到后来于谦死亡,他才知道于谦的罪名竟然是迎立他为皇帝。

可惜的是,朱祁镇并没有认真,直到天顺三年他发现金府还在皇宫中,才决定召襄王入京。结果这一对质,真相大白。

最主要的是,皇宫的档案室里还存有襄王当年上的两封奏折,内容都是希望朱祁钰能够好好对待朱祁镇。

朱祁镇终于意识到,他误杀了于谦,但为时已晚,这个骂名他是背定了。

只不过他还没有意识到,他还被人狠狠地利用了一把,而这个利用他的人正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为什么这么说呢?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不但利用他将于谦杀掉?还利用他换取荣华富贵。

因为就算没有夺门之变,继承皇位的也一定是他或者他的儿子。

因为迎立外藩这件事情虽然存在,但是却没有实施苗头,连人选都没有,已经杜绝了皇位会流到藩王手里的可能。

关于这个问题,他直到天顺三年才知道答案。他是怎么知道答案的呢?是因为李贤提醒他。

其实李贤早就想提醒他,只不过在这之前,迎立外藩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他本人的确认,直到他本人确认,再将夺门之变的真相全盘托出,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李贤为什么要提醒朱祁镇呢?因为他是于谦有同情者。

夺门之变的功臣一个比一个嚣张,朱祁镇早就看不惯他们,只不过看在他们是功臣的份上,不跟他们计较。

但是现如今,真相已经露出水面,朱祁镇哪里会对他们忍耐。

徐有贞早在天顺元年就已经倒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内斗。

徐有贞虽然是一个阴谋家,但是却有道德底线,成为首辅一直在勤于政事。

而石亨、曹吉祥不是安插党雨,就是贪污受贿,因此徐有贞与他们决裂,但是却被他们两个联手斗倒,落得了个流放的地步。

幸亏是提前斗倒,要不然可能会更加倒霉。因为石亨是死在监狱当中,曹吉祥则被满门抄斩,本人被处以凌迟。

为什么曹吉祥那么惨呢?因为他竟然动了造反的念头,还付出了行动,不过由于泄露,以失败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曹吉祥的造反充满了无知,他以为攻破皇宫,拿下朱祁镇,造反就能够宣布成功,他还以为他是姓朱。

就算他的计划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旦成功,将会遭到四面八方的攻击,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