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中秋的对联大全(4副文采飞扬的中秋对联)

更新时间:2024-08-16 14:18:00

中秋节是团聚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中秋节除了赏月,也可以赏赏中秋对联,感受前人的中秋生活。

历史上有众多和中秋有关的好对联。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

第1副对联:班自海阳选到,看月色通明,玉宇琼楼辉上界;剧从田段看来,趁风光未晚,云璈霓羽展中秋。

旧时候的中秋节,许多地方都有上演戏曲的习俗。特别是一些乡绅为了还愿以及保平安的原因,纷纷凑钱邀请戏班子来到本地演出。

比如旧时的安徽“田段”这个地方,某一年的中秋节,人们专门跑到休宁县海阳镇去请戏班子来田段演出。

这里要说明一下,当时海阳镇的戏班子还是比较出名的。不过,这些戏班子不是唱京剧,而是唱“目连戏”。

当时目连戏流行的原因,也主要是因为目连戏的象征意义,可以保平安,驱瘟逐疫,祈祷粮食丰收。

当然,中秋节的戏台对联,除了要体现戏曲的特点,也忘不了和中秋这个美好佳节联系起来。

我们看上联,说明了这个戏班子专门从海阳镇选来,可谓班底强大,可见戏曲之精彩,也可以看出当地人举办戏剧的用心。

同时“月色通明,玉宇琼楼辉上界”,体现中秋月亮之明亮,同时又体现了百姓生活的安乐。所谓“玉宇琼楼”,让人顿时有一种美的享受。

下联则承继上联的意思,说在“田段”看戏非常舒坦,感受到戏曲里面的仙气飘飘。

第2副对联:秋水远连天上月;春山淡画镜中人。

这个对联的上联说中秋的月亮,下联则是写春天的景色,所谓“镜中人”,此处乃是形容河水清澈得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的画面。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下联有些不搭,会有些疑问:“这对联不是写中秋月亮吗?怎么莫名其妙写春山呢?”

其实,这个对联类似于“命题作文”,乃是另有玄机。

作者写的这个对联,其实是“诗钟”的格式,乃是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任务。

而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把“中秋月”这三个字放在对联中。最终,作者很好完成了任务,用的是“鸿爪格”。

什么是“鸿爪格”呢?就是嵌入的三个字,要求两个字嵌上句首尾,一个字嵌下句第四字;或者一个字嵌上句第四字,两个字嵌下句首尾。因为这样的格式类似鸿爪,所以这么称呼。

虽然下联和中秋没啥关系,但作者能够在时间内完成嵌入“中秋月”的要求,而且对仗工整,画面感十足,还是十分难得的。

第3副对联:云绕室中三界暮;月悬山上半轮秋。

这同样是“诗钟”作品,嵌入的同样是“中秋月”三个字。

这种把所嵌三字分布于上联首尾和下联中间,或者上联中间和下联首尾位置的格式,类似三足鼎立,所以称为“鼎峙格”。

从文字上来说,这个对联就比前面那个对联更符合中秋节一些,也更有韵味一些。

自然,这种韵味多半是因为李白的那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但不管怎么说,这对联在文字游戏的同时,还能给人中秋节的美感,还是不错的。

第4副对联:大挠周天,俾炽而昌、期而艾;中秋昨日,愿人长寿、月长圆。

古代某个人六十大寿,而他的生日恰恰是八月十六日,也就是中秋节的第二天。

所以,别人给这个人送寿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中秋节,自然而然会把祝寿的内容和中秋节过节的内容结合起来。

这个对联最突出的特点,乃是运用大量三字句,比如“炽而昌、期而艾”,“ 人长寿、月长圆”。这种三字组成的词句,结构上有一种短促而朗朗上口的感觉,节奏感分明。

同时,“炽而昌”与“期而艾”属于结构自对,“人长寿”与“月长圆”同样是结构自对。大家有兴趣,可以看我前面写的关于自对的文章。

当然,这个对联还有一处妙笔,那就是运用典故,十分自然。

俾炽而昌,出自《诗经·阙宫》:“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这句话意思和常见的“如日中天”一样,就是蒸蒸日上,如同中午的太阳一样永远昌盛。

期而艾,指老年人,例如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南引》提到:“有幼、壮、艾之期。”

而下联的“人长寿、月长圆”是比较流行的说法,符合中秋节的美好意境。

前代许多诗人都用“月长圆”来写诗,比如石延年的“月如无恨月长圆”,苏东坡的“明月长圆无晦朔。”

这个对联把中秋和祝寿结合起来,寿星公双喜临门,而写对联者两个角度入手,亦算得上构思精妙,堪称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