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市公司密集回应“对等关税”影响

更新时间:2025-04-06 22:31:00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4月6日晚间,一批上市公司密集回应“对等关税”影响。

食品饮料行业

在中美关税政策持续激烈博弈的背景下,国内功能饮料行业显现出较强发展韧性。

东鹏饮料表示,作为国产能量饮料龙头企业,公司依托全产业链本土化优势,持续深化国产替代进程。

据悉,公司目前主要原料采购及生产基地已实现100%国内布局,PET瓶、纸箱等包材供应商国产化率为100%。通过自建智能化生产基地和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关键生产设备国产替代率近100%,有效抵御外部供应链波动风险。

行业分析显示,功能饮料作为民生消费品类,受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随着“国货替代”消费趋势深化,东鹏饮料通过渠道下沉和产品创新,2024年末全国终端网点近400万家,持续巩固本土化竞争优势。

乐惠国际则表示,公司设备出口份额占到50%左右,超过90%出口到“一带一路”等发展中国家,因此“对等关税”对公司几乎没有影响。

钢铁行业

多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表示,由于中国对美国钢材出口规模较小,本次加征“对等关税”措施对我国钢材出口到美国几乎不受影响。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会对我国出口到其它国家、并在其它国家加工后出口到美国的钢材会带来一些影响,但在全球钢材需求韧性的支撑下,这种做法只会调整贸易格局,而对我国全年的钢材出口影响并不大。

“另外,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会影响国内用钢需求,也会间接影响国内钢材消费总量,而早在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已经提出2025年要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从供给端入手调节钢材的产销平衡。”相关公司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认为,总体来看,由于国内钢铁行业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政策措施,只要控制好供给端,对钢铁行业中长期发展影响不大。

信息通信行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一些商品暂不受本次“对等关税”约束,此前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半导体产品已按301条款适用50%的关税税率。同时,自2025年4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部分设计环节的公司表示,销售端来看,因对美出口比例不高,加征关税对其直接影响较小,但不排除下游终端客户受关税影响后可能传导成本压力,间接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从采购端来看,EDA等设计软件还需自美国采购,但该部分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小,考虑到晶圆制造等环节的国产化程度,总体影响较小。封测环节来说,封测环节价值在芯片价值中的比重较低,一般原产地的判定依据不在封测环节,301条款对封测企业的直接影响很小。

华勤技术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球智能产品ODM龙头企业,华勤技术一直坚持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与全球化客户队列,美国市场销售占比有限,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在50%左右,但其中直接销往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比约10%,总体来看,本轮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有限且可控。同时,从业务环节和流程来看,关税是由客户报关和承担。公司也在密切和客户保持沟通,关注对终端市场销售的影响。

“此外,公司客户结构多元化,和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粘度,客户队列覆盖三星、联想、小米、亚马逊等全球头部品牌,广泛分布在智能终端、AIoT、笔记本电脑、数据业务、汽车电子等领域,集中度相对分散,单一市场波动对整体业务冲击较小。”该负责人表示。

“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销往美国的产品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很小,‘对等关税’对公司经营未造成重大影响。公司会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变化,研究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公司造成的可能性影响并通过商务洽谈、海外生产等多种举措积极应对,保障经营稳健性。”移远通信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能源、新材料行业

骆驼股份表示,公司出口美国的总体规模较小,影响可控,对公司海外业务的影响较小。

据华懋科技介绍,公司通过越南工厂向北美市场销售,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北美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1.14%、1.22%,占比较小。目前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聚焦于东南亚、亚太及欧洲市场,公司越南新工厂预计于今年二季度正式投产,规划产能约20亿元,主要目标市场为东南亚、亚太及欧洲等地区。因此,美国本次加征关税政策不会对公司业务和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博威合金认为,关于美国此次对全球加征关税,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在美国建设的2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对海外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举措。本次对全球加征关税利好公司的美国项目。越南新投3GW电池片扩产项目未来的销售市场为欧洲、印度市场,与国内企业相比依然有税费优势可实现正常盈利。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越南新材料基地主要销往东南亚,越南及国内部分销往美国市场的订单可以通过业务设计来最大可能的减少加征关税的影响。

农药化肥行业

某沪市公司表示,公司主要出口产品为草甘膦,2023年和2024年境外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2.63%和6.74%,无直接向美国出口。

“‘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预计该政策有可能利好相关产品出口。主要原因在于:根据公司目前的产品类型和结构,出口产品主要为草甘膦。目前草甘膦主要产能在中国,海外仅有拜耳(孟山都)。美国提高进口关税后,因拜耳的区位优势,其产品在美国的份额会进一步提高,进而因其产能有限导致其他主要消费地区(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份额出现空缺;另一方面,该政策可能进一步引起国内草甘膦厂家提价。二者共振,利好国内草甘膦厂家的销售。”该公司表示。

出版行业

新华文轩、凤凰传媒、皖新传媒三家出版行业龙头公司指出,“对等关税”对出版行业影响极其有限。出版行业公司主营多为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教材的出版、发行和销售等,主要供应商为纸张、纸浆等生产型企业,主要客户为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基本不存在进出口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均在国内,原材料纸浆、纸张等也由国内企业供应,‘对等关税’几无影响,此轮加征关税不影响公司业绩。”三家公司表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