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若智是什么意思(做人不要太计较,越傻越有福报)
俗话说:“傻人有傻福”。但在我们现在的社会观念来看,人都是希望别人称赞自己聪明、精明,谁也不愿意让人说傻。那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计较是一切烦恼的源泉,所谓傻,就是计较的少,什么都不在意。聪明人,什么都看得很真,看得很清楚,算盘打得很精,善于衡量利弊得失,这种人活着就很累,总想着为自己多捞些利益好处,总怕自己吃亏上当。《红楼梦》里有一句名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警戒世人,不要把个人得失算得太精,你再能算,也算不过天道。《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可算是聪明绝顶的人了,他的聪明才智,谁也没有话说,但是他却没有福报,五十四岁就死了。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有些人,他们从小老实厚道,不聪明,上学的时候成绩也不好,看起来傻傻的,但人家成年后,却过得顺风顺水,家庭和睦,事业兴旺,这就叫傻人有傻福。而那些看起来很精明的人,却过得未必怎么好,甚至生活一塌糊涂,充满烦恼痛苦。
《庄子.达生》里有一个寓言故事,叫“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现在人经常当贬义词用,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者因为恐惧和惊诧而发愣的样子。其实这个成语在古代是个褒义词,没有一点贬义的意思,它是用来比喻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自然无为,精神内敛,就像一只木鸡一样,不为外界环境所扰,精神内守,佁然不动,令其他斗鸡望而生畏,不战而逃。
这个成语意义演变的过程说明,古人的价值观念和现在的价值观,正好相反。古人讲“大智若愚”,越是有智慧的人,看起来越是很愚笨的样子,而那些喜欢耍小聪明的人,才是愚蠢的,所谓“大愚若智”。所以在古代如果说一个人很聪明、很精明,那并不是在夸奖他,千万别误会。
古人说:“仁者无敌”,也并不是说这个人很厉害,谁也打不过他。而是说仁慈宽厚的人,对谁都很慈悲,不会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敌人,即使别人去陷害他、欺骗他、侮辱他,他都不会在意,不会把对方当成敌人,这就叫“仁者无敌”。如果按现在的观念去看,这种人就是有点傻了,但这可不是真傻,这种人就算不能流芳百世,也会积累下很大的福报。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不要太较真,不要太计较,最好就是傻傻的,呆呆的。让别人去耍小聪明,我们做个笨人就算了。《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的利益得失、贫贱富贵,都是短暂而不永恒的,转瞬即逝,大家没必要那么执着。不执着也不是说不做事,事情一定要认真去做,但不要当一回事,心里没有挂碍就行。
总之,越是愚痴的人,就越愿意占便宜;越是有智慧的人,就越喜欢吃亏。亏吃多了,后面有福报等着你;便宜占多了,后边有灾祸等着你,所以古人说“吃亏是福”。
“傻人有傻福”,这句话没错,傻也不是真傻,聪明也不是真聪明,是社会观念颠倒了。那就让别人继续他的聪明,我们继续我们的傻,继续念我们的阿弥陀佛,大家相安无事,天下太平,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