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简介(商山四皓是何许人物,有什么功绩?)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原来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因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暴行而隐居于商山。

陕西商洛商山四皓雕塑
后来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邦发展壮大后求贤若渴,而商山四皓作为当时威望天花板的人物,刘邦当然知道请他们来辅助自己的好处,好几次派人去请,无奈他们都不来。只因为他们听说刘邦看不起儒生,说话粗鲁、喜好骂人,甚至还有过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壮举,他们对刘邦的做法真可谓是从心里厌恶到了极点。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也不愿意辅助刘邦。

汉高祖刘邦
后来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禁不住戚夫人不断在枕边吹风,就准备废太子刘盈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为了保全刘盈的太子之位,就让自己的哥哥吕释之去问计于张良,张良原不想趟老刘家的这趟浑水,无奈受到吕释之的胁迫,张良就让太子放低身段言辞恳切写好书信并带上大礼去请商山四皓出山。张良这个人足智多谋,他盘算着这四个老头已经八十多了并不是一心隐居,其实还是想要出山立点功劳安享晚年的,老胳膊老腿长期呆在深山里受苦也不是个事,刘邦请不来是因为他们自恃清高忍受不了刘邦的流氓脾气,如果换作太子放低身段并且备上厚礼去请想必能请他们出山辅助,结果正如张良所料的一样,吕释之带了太子言辞恳切的书信和厚重的礼物就把这四个天花板的老头请到了长安。

留侯张良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发动叛乱,刘邦想让太子刘盈带兵前去平叛,这个时候,这四个老头互相商议,对吕释之说:“我们来京师的目的就是要保全太子。如果太子率军前去平叛,即使有功劳,其地位也不会超出太子;万一无功而还,那么从此就将遭受灾祸了。况且,和太子一起出征的各位将领,都是曾经跟皇上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将,派太子率领他们,这跟让羊率领狼没什么区别,肯定驾驭不了这些人,如果都不肯为太子卖力,太子肯定不可能建立战功。太子不能建工,必会留下把柄。如今戚夫人日夜侍奉皇上,赵王刘如意常常被抱在皇上面前,而皇上说:‘终归不能让不成器的儿子位居爱子之上。’很明显,赵王刘如意一定会取代太子的地位。你为什么不赶紧请皇后找机会向皇上哭诉,英布是天下的猛将,善于用兵,如今各位将领都是陛下以前的同代人,却让太子率领这些人,这跟让羊率领狼没什么区别,既不肯为太子所用。如果让英布知道了,就会大张旗鼓地向西进军。皇上虽然生病,但仍能勉强乘坐辎车,躺着让人护理,各位将领就不敢不尽力。皇上虽然劳苦,但为了妻子儿子还是要勉为其难。”于是,吕释之连夜去见皇后吕雉。吕雉找到机会在刘邦面前哭诉,所说的话就是这四个人的意见。刘邦生气说:“我想这小子本来就派不上用场,还是老子自己去吧!”于是,刘邦亲自率军东进,群臣留守,都送到霸上。

九江王英布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率军打败英布的叛军,从前线归来,病得更加厉害,急迫地想改立太子。张良劝谏,刘邦不听,于是张良就称病不再理事。太傅叔孙通引用古今事例劝说刘邦,以死力保太子。刘邦假装答应他,但还是想改立太子。等到宴会时,设置酒席,太子刘盈在旁边侍奉刘邦。有4个人跟从太子刘盈身边,他们的年纪都有80多岁,胡须和眉毛雪白,衣冠服饰十分奇特。刘邦觉得很奇怪,问:“他们是什么人?”四个人上前回答,各自说出自己的姓名: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秀、夏黄公。刘邦大惊,说:“我寻求诸位好几年,诸位总是逃避我,如今,诸位为什么会自动跟我儿子交往呢?”四个人都说:“陛下轻视士人,喜欢谩骂,我们信守道义不愿受辱,所以害怕得逃亡隐藏起来。我们私下听说太子为人仁厚孝顺,态度恭敬,爱慕士人,天下人没有不伸长颈脖愿为太子效死的。所以,我们来了。”刘邦说:“麻烦诸位始终如一地调教和保护太子吧!”

刘盈与商山四皓
四个人向刘邦祝福完毕,就快步离开了。刘邦目送他们离去后,召来戚夫人指着四个人,说:“我想换太子,可那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更换了。皇后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哭泣。刘邦说:“你为我跳段楚舞,我为你唱楚歌。”戚夫人歌唱道:“鸿鹄高飞,展翅千里。羽翼已成,横跨四海。横跨四海,能奈他何!虽有短箭,还有何用!”连唱了好几遍后,戚夫人叹息流泪。刘邦起身离去,酒宴作罢。刘邦最终没有改立太子,本是张良召来这四个人发挥了作用。刘邦知道连这四个人都被太子降伏,如果自己再去废太子,天下必定再次大乱,这是刘邦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