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T3年内启用!如何把客流变现,商业布局“剧透”

T3年内即将启用,如何把客流变现,把握白云机场发展新机遇?3月30日、3月31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白云机场”)分别举办了T3招商推介会、T3招采生态共创大会。
在连续两日两场大会上,白云机场向外传递T3建设进展同时,也透露相关招商新动向。白云机场表示,T3商业将依托广州产业优势,着力构建“航空+”多元生态,推动机场从“交通节点”向“经济引擎”跃升,助力广州从“商贸之城”向“全球消费枢纽”跨越。
T3采用“三维立体式”布局
着力构建“航空+”多元生态
打造融合免税购物与艺术体验的“航空生活馆”,推出“90秒极速出餐”智慧餐厅……白云机场T3全球招商会介绍,即将于2025年启用的T3,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远期扩容至4000万人次,助力白云机场年旅客保障能力突破1.2亿人次,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大湾区链接全球的“超级门户”和消费升级战略引擎的地位。T3航站楼正式启用后,白云机场进驻机场的航司总数预计超50家。
机场链接着全球旅客资源,如何把流量变现,把人流吸引到机场周边,白云机场正在谋划布局。
按照规划,T3总规模2.3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创新采用“三维立体式”布局:国际出发层打造2800平方米寰球臻品免税区,汇聚高端香化、烟酒、精品等全球热门品类;国内混流层打造8900米云端商业长廊,引入全球顶奢品牌旗舰矩阵;五层陆侧则规划3600平方米餐饮集中区,提供从粤式早茶到国际美食的多元体验。

项目效果图。白云国际机场T3商业空间采用“三维立体式”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交通枢纽(GTC)通过四维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与22号线地铁、新白广城际等动脉的无缝衔接,构建起辐射8000万人口的“1小时消费圈”,为商业繁荣注入强劲客流保障。
白云机场将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中心,旅客在这里可轻松实现飞机、地铁、城轨、大巴、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未来白云机场将拥有6条高铁、3条地铁、2条城轨、并建成包含2条机场高速在内的井字形高速公路网络,将实现30分钟通达广州中心城区、60分钟通达珠三角各城市。
此外,T3航站楼内将打造融合免税购物与艺术体验的“航空生活馆”、推出“90秒极速出餐”智慧餐厅……T3将依托广州产业优势,着力构建“航空+”多元生态,不仅是多元消费场所,更是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城市会客厅。

T3商业将依托广州产业优势,着力构建“航空+”多元生态。
链接全球旅客资源
打造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商圈
机场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缩影。
机场规划和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广州作为国务院批准率先培育建设的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广州正在加快建设“5+2+4”商圈布局,其中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商圈是重点建设的4个枢纽型国际知名商圈之一,地位非常重要。
广州市商务局局长魏敏在出席白云机场T3招商推介会提到,白云机场链接着全球旅客资源,是整个大湾区资源配置枢纽的黄金走廊,T3商业面积超2万方,是免税经济、首发经济、时尚经济、餐饮经济的重要承载地。市商务局将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大力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全方位做好服务,支持T3导入更多商业资源,创设更多能够满足消费者情绪价值的多元消费场景,鼓励设立旗舰首店和全场景体验中心,共同优化消费环境,全方位展现国际范、时尚感、美誉度。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通世界的“空中桥梁”,也是连接“一带一路”和“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白云机场2020年-2023年连续4年荣登国内第一繁忙机场的宝座,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7636.9万人次,同比增长20.89%,连续五年蝉联国际机场协会(ACI)全球服务质量满意度冠军,并斩获“亚太四千万级最佳机场“殊荣。
截至目前,白云机场的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近百个航点,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均位居全球前列。3月31日,广州白云机场口岸2025年第一季度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5%,这一数据的突破较2024年提前了20天。
白云机场跑道上,平均一分钟左右就有一架飞机起降。作为国内三大机场之一,白云机场巨大吞吐量所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背后商机无限。以机场为牵引,白云机场在全力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规模和功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晓勇表示,T3商业将打造具有中国风、岭南味、国际范、时代感的商业形象,必将成为新的商机和机遇。
全新出行体验
到机场不仅仅是“坐个飞机”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以西二、东三跑道和T3航站楼、交通中心,T2航站楼东四、西四指廊为机场主体工程。
作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头戏” ——T3航站楼,以“花”为设计主题,8片花瓣构成“花”的形态,结合“缤纷花海”似的玻璃穹顶,航站楼第五立面如鲜花盛放,形成“羊城花冠”这一建筑意象。同时,T3航站楼设计融合了现代科技、岭南文化特色与未来航空枢纽的多元需求,旨在为全球旅客提供一个崭新、智能且充满文化魅力的出行体验。
多元商业布局,汇聚空铁零换乘枢纽中心,辐射8000万人口的“1小时消费圈”……如今,机场不仅仅是旅客和货物的集散地,更是汇聚酒店、商业、会展、文化休闲及旅游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和产业的延伸。这种围绕机场或从机场向外延伸拓展的网络,具有多项与城市相近的功能,形成快捷、高效、便利的庞大实体 ——“机场城市”。
如何打造“机场城市”,邻近的香港国际机场近年来就不断在扩展这一规划发展。今年1月,香港机场管理局公布扩展的“机场城市”发展蓝图,利用香港独有的优势及香港国际机场毗邻的土地将机场城市打造成世界领先新地标。香港机管局介绍,“SKYTOPIA”项目围绕机场岛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而建,辖下有多个重点项目,将汇聚商业活动、流行文化、艺术交易及娱乐休闲于一身,整体预算达1000亿港元。香港国际机场将不只是旅客登机或进入香港的门户,期待把“SKYTOPIA”建设成世界顶级地标,吸引来自大湾区乃至亚洲主要市场和世界各地的访客,成为驱动香港及周边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加快推动“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转变,就在没多久前,《广州市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打造“世界级航空都会区”的发展定位,按照“港城一体、强区营城、城乡融合,品质提升”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枢纽经济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承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和服务功能疏解,塑造依山傍水、活力纷呈、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打造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面向全球客流和广州北部居民的服务水平,变枢纽“流”量为人口“留”量,加快推动“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转变。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