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市总工会:五项行动培育产业工人向“新”力
原标题:安徽芜湖市总工会持续打造工会助力新质生产力的新场景、新动能(引题)
五项行动培育产业工人向“新”力(主题)
工人日报 -中工网记者 陈华
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劳动领域的新变化,需要工会提供什么样的新服务?在安徽省芜湖市,这样的追问显得尤为迫切。
2024年,位于芜湖市的奇瑞汽车跻身世界500强。得益于汽车产业等重点产业的强力拉动,芜湖经济总量首次迈过5000亿元大关。
在产业向上、城市向新的征程中,芜湖市总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了“育‘新’提能、聚‘新’建功、助‘新’成长、惠‘新’发展、暖‘新’服务”等五项行动,不断强化产业工人向“新”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助力。
技能竞赛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
奇瑞汽车一直有个企业级的“全球制造技能大赛”,该项赛事每年吸引超过8000余名海内外职工参与。
2023年,经芜湖市总牵线搭桥,第八届赛事由奇瑞集团的企业级大赛,升级为长三角区域行业级赛事——首届长三角汽车产业技能邀请赛暨第八届奇瑞全球制造技能大赛。
有了芜湖“汽”势如虹的首位产业做基础,芜湖市总与奇瑞集团等正在积极谋划,把大赛办成涉及整车制造、装调和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系列顶尖赛事,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汽车制造高技能人才比拼的“奥林匹克”盛会。
“芜湖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哪里,劳动和技能竞赛就聚焦在哪里。”就五项行动中的“聚‘新’建功”行动,芜湖市总提出了一句有力的口号。
围绕产业需求,芜湖持续掀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热潮,构建起“1+6+X”竞赛架构,即每年以奇瑞全球制造技能大赛为主赛,开展或参加6场次以上长三角系列技能竞赛,举办X场市级示范型劳动和技能竞赛,形成市级竞赛为主体、县市区级竞赛为支撑、企业比武创新竞赛为基础的三级竞赛体系,以赛提升锻造职工技能素质。
“聚焦芜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战场,开辟‘新’赛道,以赛竞技,让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芜湖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聚‘新’建功”行动将围绕首位产业、重点产业集群、重大工程项目进一步打造精品赛事,持续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热情。
工匠学院“链”上重点产业
芜湖市有一个以“人工智能产业”为名的工匠学院,该工匠学院目前有安普校区、埃夫特校区和哈特校区3个校区。
在埃夫特校区,一边是各种规格的机械臂一字排开,精准无误地做着高难度的旋转运动;一边是工匠学院的学生在现场学习,随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参与业务研讨。
脱胎于奇瑞汽车的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在芜湖市总的推进下,该企业曾经的培训基地转变成工匠学院,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工匠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理念完美契合。
“聚焦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竞赛,激励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提升学历、提升技能等级,助力全省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在另一个以“新能源汽车”为名的工匠学院揭牌仪式上,芜湖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当前,安徽省及芜湖市相继出台人形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产业政策,加快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高点。人工智能产业工匠学院埃夫特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建在职业高校或职工大学不同,建在“链主”企业的工匠学院,有着更接近技术、更接近市场、更接地气的优势,教学针对性与互动性也更强。
全市工匠人才“新”光闪耀
2024年,从芜湖装备制造产业一线走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唐凡,摘得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金牌,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奖牌零的突破。
唐凡一举夺魁的背后,是芜湖市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芜湖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整合医疗、教育、人社等部门23项服务资源,构建“引、育、用、留”全生命周期人才生态系统。
在全市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大环境下,2019年芜湖市总率先在安徽省启动“芜湖工匠”评选,至今已评选出40名“芜湖工匠年度人物”。在连续5年评选“芜湖工匠年度人物”的基础上,2024年芜湖市总又优中选优,评选出10名“芜湖大工匠”,并对每名大工匠奖励5万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劳动者是第一要素,需要‘新’工匠引领产业‘新’发展。”芜湖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市总工会大力开展的育“新”提能培养行动,正在新知识宣讲、新平台建设、新技能培养上向“新”发力。
大学校园里,面对即将毕业的高校学子,芜湖市总组织“青春”对话“劳模”活动,在面对面的互动中点亮青年学子的“匠心”;在芜湖市知名的“畅聊早餐会”上,劳动模范、一线职工走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早餐桌前”,聊发展、说创新……
产业需要工匠,城市礼遇工匠,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正在芜湖热烈上演。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