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小传感器,让机器人拥有人的力觉感受

更新时间:2025-04-03 02:13:00

一颗小小的传感器,装到机器人上,就能让其拥有像人一样的力觉触感。而对于这样的机器人,捡鸡蛋、打螺丝只是基本操作,在精密制造等领域大展拳脚,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爆火,华力创科学(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创科学”)基于“光学多模态感知技术”打造的多维力传感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按照华力创科学CEO鱼晨的说法,“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厂商来‘撩’我们。”现如今,这家2019年才成立的高科技公司,正凭借其独一无二的技术,让那些曾经没有被满足的传感需求逐渐被满足。

华力创科学CEO鱼晨。

技术沉淀十几年

因偶然机会在深开公司落地应用

鱼晨是一名来自陕西的90后。2019年,还在英国读博士的他,跟自己的导师和师兄参加了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在这场吸引全球创新人才的大赛中,鱼晨三人组带来了“光学多模态感知技术”。“我导师在他读博士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这项技术,是全球首创。到我开始博士的时候,都已经研究10多年了,有着很深的技术积累。”鱼晨表示,他们团队在那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因此在深圳龙岗注册公司。由此,一个“相信光”的技术创新开始走向“应用场”。

华力创六维力传感器仅指甲盖大小。

据了解,在多维力感知领域,不同于应变片,压电陶瓷等传统的技术路线,华力创科学的“光学多模态感知技术”首次实现了应用非激光光源感知纳米级别微形变,可为各传感领域带来突破性发展。

为了让公司尽快走上正轨,鱼晨选择暂停学业一年。这一年的时间里,他组建了公司团队,并积极对接潜在客户,探索产品定位。“真正把技术从实验室带向产业化,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可以把传感器做得那么小。”鱼晨介绍,在力传感器领域,微型化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但华力创科学开发的微型六维力传感器将力传感器从数十毫米的直径规格缩至个位数毫米级别。这款传感器可满足人形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具身智能领域“轻量化,尺寸小,形态各异”的需求。而在位移传感领域,该技术首次实现低成本的纳米级位移分辨,满足智能制造,精密加工等行业的需求;在流场传感领域,该技术突破性实现厘米级矢量流场传感,满足精密仪器,大型设备等行业的需求。

创业仅仅几年时间,华力创科学便在力传感领域闯出了一片天。

人形机器人爆火

华力创科学频繁被“撩”

蛇年春晚带火了人形机器人。事实上,从前几年开始,具身智能机器人在行业内就已经相当火爆。鱼晨告诉南都记者,也就是从人形机器人的爆火开始,华力创科学就频繁被“撩”,其中,不乏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力传感器加持,机械手指有了力觉。

据悉,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性能手关节力觉感知不可或缺,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双手交互乃至落地应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对复杂环境多种信息的感知,是实现具身智能的前提。而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首要载体,对六维力传感器有着‘更高层的技术要求’和‘更底层融合需求’。”鱼晨说,前者体现在对六维力传感器的性能参数的要求,后者体现在对六维力传感器尺、形态、轻量化、量产能力、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在这样的要求下,华力创科学针对人形机器人开发了“从头到脚”的六维力传感解决方案。针对人形机器人指节力觉感知的空白,公司于2024年6月发布了目前已知世界上尺寸最小的光基六维力传感器Photon Finger,首次将多维力传感器尺寸微缩至毫米级别。针对人形机器人手腕六维力传感所需的高性能,轻量化,易集成的特点,2024年12月,该公司又推出了具有中心通孔结构的腕关节六维力传感器PhotonR40,大幅降低了人形机器人腕关节力觉集成难度。这些产品在金属3D打印技术的赋能下,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已经被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应用到产品中。

“我们企业在前段时间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金属3D打印领域头部上市公司铂力特独家投资。我们有信心在未来推出更多好用,并且让企业用得起的传感器产品。”鱼晨说。

未来与深圳发展同频共振

2024年,是华力创科学的产品爆发年,一系列的重磅产品被推出到市场。基于产品的出色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反馈,鱼晨对公司在2025年的业绩有了些小期待。“今年业绩可能翻番。”鱼晨表示。

鱼晨告诉南都记者,现如今,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精密加工领域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未来,随着智慧医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产生的新传感需求,将给公司带来新的机遇。“这五个领域产生的场景应用,将是公司未来收入的支撑。”鱼晨说。

实际上,鱼晨的这份信心,不仅来自公司独一无二的技术,更是来自深圳这座城市。创新创业大赛,让鱼晨与这座城市有了很深的交集。华力创科学的未来,也将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过去几年里我们的发展,得到了深圳非常优秀的供应链的支持,使得我们的产品实现快速迭代。另外,深圳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让我们能够快速搭建起一个优秀且多元的团队。”在鱼晨看来,深圳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人工智能等产业上的突出优势,也为华力创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今年3月,深圳在同一天内一口气连发四份“行动计划”,分别涉及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人工智能终端、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及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这四份计划,全面系统部署了人工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

鱼晨也关注到了这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他表示,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风向标,这一系列的政策,将加速推动技术突破和行业发展。这对于华力创科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机遇。“我们将通过技术,尽最大能力满足行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鱼晨表示。

今年,华力创科学入驻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背靠香港科学园这一国际化平台,华力创科学将积极融入大湾区具身智能产业协作,以国际领先的首创智能传感技术,赋能大湾区具身智能产业,加速构建大湾区具身智能产业生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