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负债千万 设“连环计”转移财产 厦门一男子卖套房,竟与同一买家签了多份合同

更新时间:2025-04-18 08:04:00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4月18日讯(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思法/文 杨希/漫画)厦门一男子欠债千万元,欠钱不还却耍起“小聪明”,伪造房产交易企图逃避执行,一顿操作最终难逃“铁窗泪”,缴纳了款项还面临刑责。近日,思明区法院发布了这样一起案件。

事出反常房产刚到名下,几个小时就“易主”

蒋某因经营失败,债务缠身,在厦门各法院有多达26件未履行完毕的执行案件,涉案标的额逾千万元。

从面上看,蒋某名下已无任何资产可供执行,但细心的执行员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在核查蒋某房产交易历史记录时,执行员发现蒋某名下曾登记过一套房产(蒋某及其配偶分别占1%和99%的份额),但房产在其名下仅几个小时就“易主”了。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执行员根据上述房产交易情况,进一步顺藤摸瓜发现:蒋某居然与同一案外人李某签订了多份房产出售合同,尽管房产从蒋某及其配偶名下过户出去,但真实的交易情况仍扑朔迷离。

揭秘真相 设下“连环计”,恶意转移财产

执行员经过对蒋某及房产中介、购房者多次“背对背”调查询问、全方位调取核查银行流水等,终将迷雾层层拨开。

原来,多年前蒋某及其配偶因政策原因,获得以优惠价格从当时公房管理单位购买一套房产的购房资格,价格为500万元左右。因当时债务缠身已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且担心即便购入也会被法院处置偿债,蒋某遂精心设计一出“连环计”。

第一计“暗度陈仓”:在中介的居间介绍之下,蒋某及其配偶以730万元将房产转卖给他人,使用他人的银行账户收取卖房款。

第二计“无中生有”:蒋某和买受人又签订了两份远低于真实交易价格的虚假合同,企图以低价合同来掩盖卖房所得的真实收入,防止法院追缴卖房所得差价。

第三计“金蝉脱壳”:蒋某在房产登记时将自己产权占比设定为1%,配偶则高达99%,企图以此让法院在认定其财产份额时,最大程度降低自身财产占比,避免被事后追缴。

自食恶果交出166万元还被判刑

所有事实调查清楚并固定证据后,思明区法院以未如实申报财产情况及恶意转移财产为由对蒋某作出拘留决定,并责令其限期将卖房所得收入如数交给法院。但蒋某仍心存侥幸,在支付8万元后便拒绝缴交剩余款项。

为维护司法权威,保障胜诉人合法权益,思明区法院将蒋某涉嫌拒执罪的线索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最终以蒋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起诉至法院。

案件审理期间,经过刑事法官的释法说理,蒋某在宣判前将剩余的房产交易所得款陆续缴纳至思明区法院账户,总计166万元。

蒋某的违法犯罪行为已经确凿,鉴于他主动还款等行为,法院最终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宣告缓刑,体现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