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400余部剧目 四川人艺探索行业发展讲好四川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
《苏母》《苏东坡》《尘埃落定》《谁在敲门》《长恨歌》《每一件美妙的小事》《长恨歌》《推销员之死》《激流·家》……4月16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以下简称“演交会”)展览现场,坐落在四川展区的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四川人艺”)凭借其在剧目创作、演出运营、创新探索等多方面的成果展示,引发众多关注。

四川人艺展区
作为国内演出行业规模与影响力兼具的年度盛会,此次演交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演出产业链上下游的院团、剧场、企业、机构等,通过展览、交易、论坛三大板块,全面呈现演出行业新发展,探索行业未来走向。
历经72载风雨洗礼的四川人艺,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创作并演出了400余部剧目,包括《一个木工》《赵钱孙李》《月琴与小老虎》《抓壮丁》《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家》《第29棵树》《最后的营救》《赵一曼》《金沙江上那座城》《无处不青山》《没有角的小犀牛》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展区现场
近年来,四川人艺还积极打造巴风蜀韵,创排演出了《茶馆(川话版)》《尘埃落定》《苏母》《苏东坡》等一系列精品力作,在讲述四川故事的同时,也为经典剧目的传承与传播贡献力量。其中,话剧《苏东坡》经全国3轮巡演,场次达到330场;全国第一部以“苏母程夫人”为主角的话剧《苏母》,引发众多好评;现实题材话剧《谁在敲门》将川渝的山川与巴蜀文化交织,通过艺术的舞台叩问时代之门。
此次演交会期间,参会嘉宾通过四川人艺展位上的相关资料,即可获取相关剧目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演出运营详情,了解该剧院在艺术创作、市场运营与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成就。

作品海报
如依托“演艺+景区”模式,话剧《苏东坡》文旅版将戏剧演出与景区文化氛围深度融合,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感受景区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新中式梦核沉浸戏剧《激流•家》以巴金原著小说《家》为蓝本,打破传统舞台演出界限,让观众与演员近距离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剧中人物情感世界与命运起伏。
同时,四川人艺也在不断探索市场,多年来持续创作出品具有市场性商业性的小剧场戏剧作品,如《疯在继续》《写给爱情的信》《欲望街角》《暗恋》《至少还有我》《晴空万里》《慕尼黑,慕尼黑》《共生》,音乐剧《别离》等;并进行了商业戏剧联合制作的有益探索,制作演出了《乌合之众》《嫌疑人X的献身》《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推销员之死》等剧目。

四川人艺剧目资料
在四川人艺总经理助理、宣传营销总监唐迪看来,此次演交会为各艺术院团、演出机构等提供了展示成果、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四川人艺将持续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拓展商务合作领域,通过剧目冠名、场景植入、联名文创开发等多元合作形式,实现品牌增值与商业合作共赢。”在资金支持、宣传推广、场地运营等关键领域,四川人艺也积极寻求与各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契合点。“希望借助此次演交会契机,积极与参会企业、机构展开商务洽谈,展示合作诚意与项目潜力,吸引众多潜在合作伙伴关注,为未来商务合作拓展广阔空间。”
接下来,四川人艺还计划推出《抓壮丁》《死水微澜》等优质剧目的新空间版本,持续挖掘经典作品的潜力,并结合创新的演出形式,实现四川文化IP的全新转化,打造四川名片,生动讲述四川故事,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颖独特的观演体验。
部分图据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