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遂宁:优化环评审批服务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更新时间:2025-04-10 10:52:00

日前,在四川合信恒屹建材有限公司的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轰鸣,重型卡车来回穿梭,场地平整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该项目计划建设3条生产线,年产80万吨水泥制品,有望在今年6月建成投产。

  “这次项目能提早开工建设,得益于遂宁开展的优化环评改革试点工作。”四川合信恒屹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许蕾感慨道。

  今年,我市正式成为全国优化环评改革试点地区,也是全省入选的两个城市之一。聚焦“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纸制品制造”“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等三大行业,我市通过深化环评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强化智慧监管等举措,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实现“快招引、快建成、快投产”。这为全国环评制度改革提供了“遂宁经验”,更让正在开展的“效率革命行动”得到了具象化体现。

遂宁通过深化环评改革、简化审批流程等举措,推动产业项目“快招引、快建成、快投产”。 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 摄

  创新机制

  项目审批效率显著提高

  “以往,从环评文件编制到批准大约耗时3个月。而现在,企业只需提交申请即可启动建设,也不用再请第三方编制环评文件,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大幅降低了成本。”作为第一批优化环评试点工作的受益者,许蕾言语间满是感激。其公司生产的水泥砂浆主要用于房地产行业,透水路面混凝土和水稳料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们承接了好几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这样一来,就能更高效地保障项目建设。”

  “以往环评审批过程中存在中介机构水平良莠不齐、编制周期冗长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邹凯说,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我市在试点行业率先推行企业申请制改革。针对重点行业项目取消前置环评审批环节,企业只需确保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便可先行开工建设,这一举措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

  此外,我市还创新编制了分行业《环境准入指引》,明确资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等具体要求,企业按指引建设、部门依指引核发排污许可,实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发证、发证即投产”,项目环境准入时限从平均9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审批效率显著提高。

  智慧助力

  全链条监管体系规范全过程

  此次环评改革试点不仅大幅提升了行政效能,还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遂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但在实现“双赢”的同时,遂宁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我们一方面通过制定试点行业《排污许可执法清单》,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推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监管模式,另一方面正在探索依托科技手段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在邹凯看来,智慧监管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发展“新生态”的核心支柱。

  邹凯介绍,遂宁生态环境局将借助省厅相关部门力量,升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系统,助力企业精准避让环境敏感区,降低投资风险。

  “我们还将为重点试点项目安装在线监控设备,运用AI技术实现污染物排放实时感知、精准溯源与快速处置,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监管体系。”邹凯说。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强化排污许可作为取消环评的兜底监管手段。在项目开工建设前直接申领排污许可证或进行排污登记,确保环境管理从项目起始阶段就得以规范。同时,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许可,确保企业明确自身环保责任和义务。

  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我市还成立了工作专班。截至目前,已召开8次专题会议破解难点问题。通过印发《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与流程,并对前期已建成符合试点行业的26个项目开展全面评估,量身定制环境准入指引和执法清单,实现企业材料减免率超75%,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了80%以上。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环评改革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加快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对试点项目进行选址研判,进一步扩大试点行业范围。”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遂宁样板”,为全国环评制度改革贡献更多实践智慧。

  (全媒体记者 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