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幻作家宝树:未来用AI辅助创作趋势不可逆转

更新时间:2025-04-29 12:52:00

科技洪流奔涌不息,AI狂潮排山倒海。当下,人工智能引领着我国新一轮科技浪潮蓬勃兴起,这一变革性的时代背景,无疑为科幻文学开辟了全新的航道,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日前,一场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合肥)科幻小说大赛,如磁石般吸引了众多科幻小说作家的目光。其中,就有80后科幻代表作家宝树的身影。

对于科幻作家来说,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文学创作可谓得心应手。可在宝树看来,人类创作者本身决定了人工智能创造作品的上限,只有靠人类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真正好的作品。


从哲学思辨
到科幻宇宙的探索者

在科幻小说领域,今年45岁的宝树风头正劲。第82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第二届科幻星球奖文学奖·最佳科幻中篇小说奖冠军、第五届少儿科幻星云奖中长篇小说金奖、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银奖……拿奖拿到手软的他自2010年开启写作生涯以来,佳作频出,他创作的《三体X·观想之宙》,紧接刘慈欣《三体》的世界观续写,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还有《时间之墟》《古老的地球之歌》《美食三品》《恐龙奇旅》《我们的火星人》和《看得见风景的窗口》等作品,构建出一个个奇妙瑰丽的科幻世界。科幻作家刘宇昆赞叹其为“了不起的作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评价其作品“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确然有趣”,小说家马伯庸直言“我特别喜欢,是我所一直希望能达到的那种境界”。

先后在北京大学以及比利时鲁汶大学修读哲学的宝树,一直游走在虚拟与真实、空想与实证之间。哲学的思辨底色赋予了他的科幻创作独特的深度与广度。他不满足于仅仅描绘绚烂的科幻奇景,更试图通过文字探索科技与人性、文明与宇宙的深层关系。


未来用AI辅助创作
趋势不可逆转

对于人工智能辅助文学创作这个在作家群体中产生广泛热议、甚至说是针锋相对的话题,宝树表示,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首先,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其次,人工智能本身也在很快地更新迭代。“两年前大家讨论ChatGPT,那今年到了DeepSeek、GPT-4.5等等,功能更加强大,成本更加低廉,那么它创造出来的作品水平又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那5年后、10年后,我们面对的人工智能又是什么样子的?谁也无法想象,所以我们很多论证可能都是错误的。但有一点我认为可以肯定,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作者用AI进行辅助创作,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宝树如是说。

AI的创作水平究竟如何?宝树说,他曾尝试让DeepSeek写一些科幻方面的文字,看后却感觉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地方堆砌很多科技名词,但都是胡乱放在一起,中间没有有意义的联系;有的修辞华丽、浮夸,上下文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看来看去,其中可能就有几个比喻、一两句话能够用于自己的小说,对我的创作来说,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微乎其微的。”即便如此,宝树还是对人工智能创作表示了认可,“因为它生成制造文本的时间非常短,成本非常低,基本是零成本,那么有一点点东西可以用,这个已经足够了。”

同时,宝树认为,最大的差别不在1%和100%之间,而就在0%和1%之间。“如果让我写一些不熟悉领域的文字,它的帮助就可能大得多。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是非常难以经受的一个诱惑。到最后,我觉得会达到这样一个阶段,每一个想成为作家的人,都可以借助很强大的人工智能,去创造出比自己独立写作要好很多甚至好几倍的作品,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优秀。”


人类创作者本身
决定了人工智能创造作品的上限

那什么决定了人工智能创造作品的上限呢?宝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创作者本身。即便都使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作品的质量仍然相去霄壤,因为创造者本身风格的不同,品位的高下,创意水平的高低,判断力的差异等,都会影响其写作的质量。

“人工智能对于一些套路化的文字能够非常娴熟迅速地表达,对于一些很复杂的事情也可以条分缕析地进行分析、阐述,如果会运用这些能力,对文学有比较深刻体会的作者就可以如虎添翼,创造出一些超乎想象和经验的作品。但是,对于一个从未体验过文学中高妙境界的作者,可能就做不到。比如说最近在网上流传一些AI创作的诗词、古文,那如果是一个对古典文学比较了解的人,可能他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很平庸、很拙劣的,甚至有格律上的错误等等;但如果说你对古典文学的理解非常浅薄,仅限于中小学课本上的几篇文章,你也对它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没有体会到一些非常精妙的意境,那你会觉得他写得已经足够好了。”宝树如是说。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秦鸣